目前分類:專欄文章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MBB-CATA3

上圖  "My Beautiful Backside" By Doshi Levian

女力設計 當代女性特質對家具與家飾設計的影響

女性設計師發光發熱的年代

從現代設計史上第一位知名的女性設計師 Eileen Gray 開始,女性設計師雖然為數不多,但一直相當亮眼,有著許多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例如剛過世的法國室內設計大師 Andree Putman、到世界級建築師 Zaha Hadid,許多大師與經典室內與家具的背後推手都是女性,例如現代主義家具的開創者Charlotte Perriand 就是Le corbusier與Jean Prouve' 經典家具背後的主要推手。直到現在,隨著當代設計朝著多元化、普及化的方向,在室內與家具設計方面,女性設計師的實力甚至有超過男性設計的趨勢,相較於大型建築,講究理性、效率、注重邏輯,室內設計強調許多細微的機能、質感、顏色,剛好符合女性的心理特質,在相同的教育水平與資訊環境之下,女性的設計能力,甚至較一般男性更適合從事家具、家飾方面的工作。

家具與家飾設計中 女性特質

常常碰到女性業主,從來沒有看過除了鄉村風之外,較為軟性的設計風格,其實當代的主流設計,已經從強調品味、造型、奢華的流行現代主義,慢慢朝向注重、 工法、細節、顏色、趣味等等面向,有相當多的男性設計師,也在開發較為軟性的設計概念與風格,例如長期以來風格鮮明的紐約工業設計師 Karmin Rashid,或是近來以工法開發著名的Benjamin Hubert,許多過去不常見的纖細的結構工法、低彩度、粉色系顏色或是布料的運用,都跳脫了一般拘謹的工業化思維,加入了更多人文與感性的考量。


舉個例子來說,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女性設計師 Patricia Urquiola 的作品Tufty time,便是以跳脫傳統沙發的設計,開發出一種單元的模矩式的沙發,簡單的單元以不同顏色、不同的功能的組合,創造出令人玩味的複雜效果,同時藉由可拆的表面材、曲線及凹面的弧度,其極深的座位大幅提昇傢俱的舒適度。這張有趣的、非正式的組合式沙發,在這個追求自由度與休閒生活的時代,獲得了相當大的成功。

此外許多知名的北歐設計師,例如提倡新北歐工藝復興的Cecilie Manz 或是Inga sempe,她們的暢銷作品對當代主流的影響越來越大,作品中對於軟性材料的應用、自由的造型與型態、新工法的開發,甚至特殊的顏色,打破了許多過去設計界長久的習慣,與不敢嘗試的界線。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_MG_6288

引領室內設計風潮的專業者


如果你熟悉國外雜誌,例如 Elle Decoration、RUM、Case da Abitare、Wallpaper 等,你可以發現,除了的一般建築/室內設計案例照片,還有許多特色專題,例如時下流行的材料,傢俱、配色,還有許多精心設計的居家擺飾照片,擺設優美的如同畫一般,前衛的傢俱、飾品、織品,都是一時之選,常常會有令人驚艷的完美搭配,似乎不太可能真的是某個屋主的家。

剖析這些專題的製作過程,除了要有良好的編輯企劃、攝影師,最重要的是室內造型師,仔細的探究,你會發現,這些美美的照片其實都是攝影師以及室內造型師(Interior stylist)合作的成果。過去,傢俱與傢飾的陳列似乎只是室內設計完成後,再多加的點綴,但隨著大眾對於傢俱在與傢飾的日益重視,熱門的室內造型師(Interior stylist) ,隨著媒體與廣告行銷產業的發達而崛起,就如同明星的造型師一般,她們的舞台是雜誌與傢俱品牌的行銷廣告,就如同時尚的流行雜誌般,只是把模特兒換成了傢具與擺飾。

當代知名的室內造型師

說到這一行的佼佼者,那就不可不提 Lotta Agaton,這位瑞典籍的設計師,她擁有大量與品牌或雜誌合作的經驗,也有自己的商店。她的作品有著卓越的北歐設計品味,跳脫傳統陳列擺飾大雜燴的混搭風格,所有的作品都經過非常精準的設計,並透過低彩度的攝影,傳達設計感與生活感的併致,我認為新一代北歐風格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她的影響,也讓這一個新興的行業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比起室內設計師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這才是所有室內設計最後極致的完整面貌。

此外,例如英國版Elle Decoration 的創刊編輯Ilse Crawford對當代室內設計與傢飾的影響也非常大,近年來她更一個專業的雜誌主編,變成傢俱與室內設計師,她的作品融合了古典與現代的室內設計、傢具與傢飾,呈現了歐洲設計歷史與人文的厚度,從她的身上你可以了解身為一個厲害的室內造型師除了要了解室內設計之外,還要了解傢俱設計、織品搭配、餐具選擇、攝影技術,同時要有極強的美感與資源,這些都是室內造型設計師需要面對,而一般的室內設計師不見得熟悉的領域。

室內設計與傢俱、傢飾的多元化發展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喜愛生活,想要自己搭配傢俱與傢飾,不一定要成為室內設計師,也有其他的方式與角色參與這個領域。一些國外的室內造型師一開始只是部落客,慢慢自己從收集資訊,到動手參與配置,最後開始設計一些傢俱與傢飾品。這個領域不太需要學會繪圖軟體與了解專業裝修知識,需要的是關於生活與品味的融會貫通,把傢俱搭配、傢飾採購、整體氛圍做好,也不失為設計行業的另外一條出路。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yor

& tradition 重新發行 Arne Jacobsen 1939 年設計的 Mayor Sofa  (圖片提供 LOFT 29) 

傢具做為家的核心

在傳統的觀念裡,台灣的室內設計比較傾向一次完全的裝修,大量的木作、油漆,參雜著切成薄片的大理石,造價相當高,也不環保。然而裝潢是帶不走的,如果搬家,常常又要面對重新來過的煩惱。在國外其實有許多屋主,會以部份裝修方式對住家進行改造,亦或是自己選購或是汰換傢具,一方面不需要一次大量金錢,一方面也可以自己參與設計。在台灣這樣的趨勢也慢慢開始,以輕裝修做法,著重生活感,減少室內硬體花費,把空間主要留給人和傢具。傢具是可以帶著走的。在傢具的上投資,遠比投資在室內天、地、壁的裝潢來的划算,更可以透過更換擺設,達到耳目一新的感覺。

想要入門傢具的搭配,我會建議挑選一些知名設計師的經典款傢具開始,這些傢俱的型態優美,不論是美學或是機能,都是經過長久時間的考驗。一把大師設計的北歐單椅或20世紀中期現代風格的二手椅,常會令人愛上傢具設計。

經典傢俱與當代室內設計

舉幾個經典的傢具來說,幾位現代設計大師作品都是百搭,例如家裡走的是溫馨休閒風就可搭配Hans Wegner的木頭椅子,現代生活風的可以搭配Eames夫婦的Plastic Chairs,前衛一點的可以選擇當代的設計師,例如Konstantin Grcic或是Tom Dixon 的作品,都是很難出錯的選擇。比較有趣的是,近來有一些廠牌也重新出品了許多過去大師未發行的經典款傢俱,搭配起來也非常特別。

雖然目前台灣進口經典傢具的售價其實相當高,尤其是手工木作傢具。因此有個訣竅,如果你選擇塑料或是鐵件傢具,因為適合大量生產關係,售價相對降低,鐵件與木頭、塑料結合通常也可以展現出設計師獨特想法與精緻的工藝技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目前台灣越來越多傢俱設計師與品牌,因此也可以搭配一些台灣原創的設計傢俱。

傢具工業製造技術非常複雜,建議盡量與設計師合作的原廠產品,所謂復刻或是仿製品,在材質或工法上很難達到設計師最初要求,除了尊重設計師原創性,也較為保值。另外一個方法,是尋找二手經典傢具行,除了傢俱價格稍微便宜,有些外國經典款式,可能已經絕版。透過二手傢具店找到一些特殊、稀少的傢俱,搭配起來反而更可以呈現屋主品味,增添家庭生活的樂趣。一兩張設計優美、耐用的經典款傢俱常常可以成為居住者日後長久的回憶,有機會不仿多去傢俱店走走,也是享受設計生活的一種方式。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較於每年最盛大的,展出最多品牌與設計師作品的米蘭家具展(Salone Internazionale del Mobile),科隆家具展(imm-cologne)與巴黎家具家飾展(Maison & Objet),雖然不如前者盛大,但是對於愛好設計的一般大眾或是設計師,在概念與趨勢上的發展很值得我們參考。在這裡我將藉由這兩個今年剛結束的展覽,剖析當代家具與家飾的潮流與發展,提供愛好設計的大眾做一個參考。

回歸生活感的設計

首先,今年巴黎家具家飾展的主題為 「Vivant」,「Vivant」是法文,意即「Living」。對比於當代政治經濟情勢的不穩定,現代人其實對於優質生活(the art of living)的追求更甚以往。策展人Elizabeth Leriche以「食材」(Nourritures premières)作為主軸,展場中充滿了植物、牛奶、蜂蜜、鹽、蔬菜或麵包,恰巧符合近來大眾對於飲食生活的重視,透過這些質樸的原料風貌,可以作為設計師創作靈感與素材。

同樣的思維也在柯隆家具展裡的特展主題「LivingKitchen」中出現:過去廚房總是較為封閉,強調機能,在設計上也不會特別留意,但由於現代人對於飲食生活的熱愛,廚房與其他空間的界線逐漸被打破,廚房、餐廳常常變成現代生活中的起居室,居家生活慢慢的從客廳,慢慢轉移到廚房、餐廳之中,廚具的設計也特別將焦點放在廚房與家居環境的結合上。想像一個下班後的夜晚情境 : 女主人正在煮菜、男主人坐在旁邊的吧台上小酌紅酒,或者看看電視、或著翻閱雜誌 ,亦或是一家人圍繞著餐桌,分享生活的點滴。

此外在巴黎家具家飾展中,你更可以看到許多的工藝品、傢飾品、餐廚用品,(Tablewares) 。現今的家具設計,不再只是硬梆梆的木頭與金屬,不只用眼睛感受它的造型與顏色。許多的家具都強調更多在織品(Textile)的設計,加入了更多諸如舒適度與觸感等等的思考。軟性裝飾如今也是居家生活相當重要的一部分,這樣的趨勢,我相信會慢慢的影響當代台灣的家具與家飾設計。

 

gabion-1

圖片提供 WOOW&CO.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