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來,我都相當喜歡工業風,尤其是Jean Prouve' 的家具設計,不只是因為他開創了室內/家具的新工業風格。我更喜歡他所使用的片狀鐵件的加工方式,在配以木質的彎曲夾板的細節。
這是前一陣子完成的住宅案,剛好做為工業風格家具搭配案例~關於這個住家的相關設計過程與業主需求,並不是這裡討論的重點,這裡只針對家具設計以及搭配供大家做一個參考。
整體的空間走的是稍微粗曠的工業風,是以水泥(水泥噴塗法)以及白牆為背景,大量的鐵件,搭配皮革與少量木頭點綴,業主的最大興趣是咖啡,也因此咖啡吧台是這個住宅的主角,餐廳、書房、客廳則圍繞著吧台,整合成一個非常生活感的開放空間。
家具的搭配從吧檯開始,因為吧檯是整個住家的重心,所以家具配件上有相當多的細部設計,除了吧台擁有半套廚坊設備(小冰箱、酒櫃、咖啡機、磨豆機、水槽)之外,吊燈特別挑選了由Lucidi & Pevere所設計的水泥吊燈,呼應著清水模的牆壁,背後的酒杯架與咖啡杯架,則是依據業主要求特別訂做,吧台椅則選取Tom Dixon 所設計稍前衛的New Slab Bar Stool。餐廳使用的燈具是最經典的Potence (Design by Jean Prouve')壁燈,餐桌也是延續Jeam Prouve' 的設計風格,在加上自己的想像,配合四張經典的Standard,灰色的烤漆金屬與些許的木皮相互搭配,呈現經典的工業風格餐廳。
書桌的部分也是根據餐桌的系統訂製,金屬骨架烤漆與實木貼皮板所構成,桌上搭配的則是上經典的Tolomeo(Artemide)與Cage (Forscarini) 檯燈。
客廳的主角沙發則是自行設計與訂做,以灰色烤漆鐵件為結構,搭配橘色的復古皮革,目的是協調灰冷的鐵件傢俱與豐富的木皮質感,主人椅搭配的是百搭的Eames Lounge chair。

此住宅所使用的經典家具與燈具列表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如果要用我自己的話來說, Atelier 50是有著貴婦般氣習的打鐵店! 沒錯 打鐵店 ! 儘管店裡有點鄉村風,傢具與家飾的線條和比例都非常優雅,充滿著曲線,但他們都有一個共通的特性,那就是以鐵件為主,從茶杯、餐具、餐櫃、船艙燈、 壁燈到大型骨董電風扇、手術燈、 醫生櫃 都是以鐵件為主。
店名Atelier在法文中是工作室的意思,常見於法國的家具店、藝廊、文創小店;後面加50這個數字,是因為他們專門蒐集1920~1950年的經典老件,還不到古董的程度,也不是現代流行的家飾品。他們大部份的物件來自法國,1920~1950年代的法國老件是店主覺得最有個性的家具。那時候大約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巴黎是全世界的藝術之都,設計力很強。而且由於資源有限,家具都做得很耐用,材質都很紮實。
如果說這裡的東西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的話,那就是美學,法國老鐵件的線條和比例都非常優雅,和一般常見的現代工業風產品相較,充滿圓弧曲線,常有細膩的小變化,這跟民族性應該很有關係,因為法國有著歷史悠久的奢侈品手工藝傳統,讓東西變得更有靈魂。如果你認識 Tolix 或是 GRAS 你就可以想像,那是帶著瀟灑詩意的法式鐵件家具,簡單的說是「華麗的工業風」。
如果想以Atelier 50所賣的物件來提升居家品味與個性,在室內空間的搭配,她們的家具配上Loft或工業風格絕對適合,室內可以帶點木頭或水泥粉光,有大量的鐵件更好。如果是輕裝修,室內少木作,把空間主要留給人和家具,也是一種方法。店內雖然大多數產品屬於工業風,購買者卻以女性居多,男性顧客則偏向收藏。我想是因為這些老件充滿了人味、歲月的痕跡,可以讓人感受到創作時的精神和物件背後的故事。
法國老件家具家飾在台灣越來越多人進口 ,但是如果說到真的大型或是功能特別的家具家飾, Atelier 50 絕對是你不可錯過的地方。這個座落在仁愛圓環靜謐巷子裡的店 ,其實販售的是如紳士貴婦般的氣息,就跟座落在法國的老家具店一般,靜靜的等著喜愛的有緣人來作伴。
推薦品牌 GRAS Tolix ~
=> Atelier 50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圖 RU chair from HAY
隨著大眾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對於北歐設計產品的了解也越來越多,北歐室內設計風格也劇烈的影響了台灣的室內設計,有許許多多的貿易商,跟進開設了許多傢俱家飾店,然而真正經典的北歐家具,例如所謂丹麥四大匠(Arne Jacobsen Finn Juhl )的作品都所費不貲,就連最便宜的Y chair 也是好幾萬,要買個一組四張,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沒有這樣的預算,更不用說發行量較少的例如Finn Juhl的作品,動輒都是幾十萬起跳,如果不是真的生活水平很高的住家,很少人能夠消費的起,然而現代北歐真正流行的傢俱與傢飾,難道就只有Ikea與經典的北歐品牌兩種等級嗎,當代的北歐風格產品是不是能夠跳脫傳統的框架,而身為設計師或消費者的我們又能不能拋開注重名牌與地位,真正的了解與欣賞優良的北歐風格產品。
在這裡我想要介紹的是,則是新銳的當代北歐品牌,它們的產品也許沒有繁複的構造、多層次的裝飾,但優點是簡單明瞭、色彩豐富,最重要的一點則是造價合理,大多數都是年輕的公司與新銳的設計師合作。
HAY
2003 年首次於 IMM cologne 德國科隆家具展正式發表的丹麥新銳設計廠牌- HAY,其背後所屬是 Rolf Hay 與擁有 11 個服飾品牌的丹麥最大服飾集團 Bestseller 集團。Rolf Hay以其同為設計師的精準的專業眼光,大力的推廣並鼓勵北歐的潛力設計新星,以創新的設計概念結合北歐深厚的工藝美學,HAY 曾經合作過的設計師包括 Scholten & Baijings 以Plopp 出名的 Oskar Zieta 等等。希望能重現如50、60 年代活躍的創意潮流與北歐家具設計的光輝時期。
=> HAY
Muuto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圖 Tolix A 系列
~
具有工業感的家具,在國外一直都相當流行,不論是早期50年代的英法老工業家具,或是自現代主義興起之後所蓬勃發展的現代工業家具,在現今國內外室內設計的領域裡,都是相當流行的,即便在台灣,你也可以看到商業空間中,配上整排的Tolix A chair 或是Ahrend 的Revolt chair,雜誌上的居家照片中也不乏經典的Jean Prouve' 的工業感家具,國外的許多雜誌上,樸素的北歐風格搭上Serge Mouille 的三爪型燈具,不但讓更有人文的味道,也讓空間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
隨著許多二手工業家具的引進,我想要在這裡介紹的一些常用的工業風家具。提供大家作為居家搭配的參考,過過當設計師的設計癮!
Tolix A 系列
在台灣最常見的 50年代的英法工業家具莫過於 Tolix chair,不但價格合理,也相當耐用。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戶外家具發展的越趨成熟,不論是Dedon、 B&B 或是最近非常活耀的Kettal,都非常的努力再耕耘這一塊, 尺寸更大的沙發、躺椅和獨立小屋,帶來更為舒適愜意、貼近自然的新生活概念。
上圖是由Hella Jongerius 為Kettal 所設計的單人躺椅 Bob ,雖然我並不喜歡她替Vitra 所設計的Polder Sofa ,但是我相當喜歡這次的設計,Hella Jongerius 利用其出色的色彩品味,在座椅不同的部份用上不同的顏色,在結構上使用戶外家具常用的輕巧的鋁金屬,帶出座椅溫暖的一面,跨越了戶外家具的局限。
=> Kettal
=> Loft 29 可以買到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心目中最欣賞的設計師之ㄧ Vincent Van Duysen
掙扎許久 終於入手~
儉約 工業!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 star Raw 聯名推出的限量版
2. Serge Mouille (Serge Mouille ) 五支的壁燈型是我認為最好看的
3. Result / Revolt by Friso Kramer (Ahrend) 造型優美
4. One by Konstantin Grcic (Magis) 實用好看的金屬椅
5. Standard by Jean prouve' (Vitra) 最普及的工業椅
6. Table B by Konstantin Grcic (BD)上圖
7. Plopp by Oskar Zieta (Hay/Zieta) 利用氣壓科技創新的鋼板椅
9. GRAS by Bernard Albin (GRAS)經典的工業檯燈
10. Bestlite by Robert Dudley Best (Bestlite)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SPR
=> Monntana
=> Sandermulder
=> Zieta
=> Decode
=> Moormann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上圖Wogg 42
我一向喜愛理性的東西,雖然我也愛帶點藝術與感情的東西,但我認為利用純粹科技所塑造出的美學,有另一種滿足感。同時我覺得當代的年輕設計師在義大利主流家具與北歐大師之外,應該還有另類發展的可能性。
而像Kristalia 與 Wogg 這樣的家具公司剛好填補了這樣的位置。他們特別之處,在於他們除了與設計師密切合作之外,他們各自有相當獨特的工法,例如Kristalia的鋁蜂巢板 與 Wogg 的後成型技術, 他們的產品縱然在美學上未必受到主流大眾的喜愛,但是對於某些客群來說 (例如預算不高卻想擁有高品質 高機能性的知識份子) 卻相當的受歡迎,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設計師的努力,這些公司也在科技面相之外,慢慢的加入了越來越多的人性元素,使得產品的廣度慢慢的打開,也獲得更多人的青睞。
Kristalia
義大利家具品牌 Kristalia 是在 1994 年由一群共同熱愛設計與爵士樂的年輕企業家所成立,創立初期 Kristalia 投注了許多的心力在創新開發上,企圖以全新的獨家專業技術,結合流行時尚甚至汽車科技等其他領域材質來奠定其品牌價值,1995 年 Kristalia 首次推出一系列傢俱作品,針對中高經濟階層,著重細節與品質的青壯年為目標客群。
最近最有名的椅子應該屬 Elephant,同時Kristalia 的桌子向來擁有相當好的機能性,不論是餐桌或是工作桌都相當實用與美觀。
Wogg
Wogg是一個瑞士品牌。1972 年瑞士收納櫃製作工坊 Glaeser AG 成功開發出後成型技術 " post forming techinque",這項重大的技術基礎在日後被廣泛的運用於產品與材料研發上,領導項技術研發的 Willi Glaeser 同時也是工坊主人,這項革新的技術不僅開拓了木工技術的新視野,同時也激發 Willi Glaeser 與 Otto Glaeser 這對堂兄弟更多創新的想法。1983 年他們成立新的家具品牌 Wogg,從製作層面踏入設計領域,Wogg 企圖以獨創的設計概念與深厚的技術基礎,為家具注入創新價值與人文情感,這樣的品牌文化也真實的反應在每件設計中,Wogg 延攬了許多知名設計師,從早期 Hans Eichenberger Trix&Robert Haussmann 到近期的 Jorg Boner Atelier Oi, Alfredo Haberli 與 Christophe Marchand 等,給予他們最大的發揮空間,並堅持以最高品質來完成每件傢俱。
Wogg每件產品都是一個編號,沒有特別的名字。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說設計界近來最令人經驗的椅子,我認為Hay 有兩款椅子,一張是以氣壓技術設計的Plopp, 另一張則是RU chair 。
RU 單椅是荷蘭設計師Shane Schneck 應 Patricia Urquiola 的邀請參加 Promosedia (國際椅子設計競賽)而誕生的,輕巧的型態加上有趣的色澤,讓人想起課桌椅的感覺。
RU chair 最特別的地方在於 Shane Schneck 將懸臂的結構運用於在設計中,配合積層夾板的組合,不同於一般餐椅的笨拙四腳,構件因此可以非常少,重量也減少,也因為這樣的特別的設計,讓RU Chair 不僅可堆疊,也可在清潔地板時,將椅面直接掛置於桌面上,讓人有更多可以玩味的地方。
=> Loft 29 (這裡可以買的到)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幾年來,隨著工業設計慢慢的受到消費大眾的重視,加上進口廠商的努力推廣 ,北歐風格的家具蔚為風潮,其中最著名的應該就屬20世紀中期的幾位丹麥設計師 包括 Børge Mogensen (1914–1972), Finn Juhl (1912–1989), Hans Wegner (1914–2007), Arne Jacobsen (1902–1971), Poul Kjærholm (1929–1980), Poul Henningsen (1894–1967) and Verner Panton (1926–1998)~
北歐家具的特色
北歐家具(或是說丹麥現代風格) 源自於北歐及丹麥傳統古典工藝技術,融合包浩斯現代化潮流,講求優良工藝、人體工學,遵循簡約、經典的設計風格。使用的材料,也因為工業技術的發展,以實木(柚木、山毛櫸、胡桃木、橡木..)加上彎曲夾板和鋼管、五金 等材料。
不同於義大利家具,北歐家具造型比較簡單,相較於義大利家具各種豐富質感與造型,單純許多。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ource: dailyicon.net via Chia on Pinterest
目前正在Vitra Museum 展覽,由G-Star Raw 與Vitra 合作,重新詮釋 Jean Prouve' 的作品,有一些未發行過的少量產品,非常漂亮的色澤,搭配經典的設計,無話可說,最棒的工業風格家具!
=> 工業家具購買指南
=> Jean Prouve'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說當代主流的家具設計廠牌是 B&B 和 Vitra 的話,那麼站在非主流的另一邊,應該就是 Piet Hein Eek 與 Tom Dixon 了,雖然Tom Dixon 的特性與Piet Hein Eek 並不相同,相較於工藝製作型態的Piet Hein Eek ,Tom Dixon 仍然是屬於大量生產的方式在經營品牌,但是由於Tom Dixon 學習的背景,使得他的家具設計,仍然充滿了工匠的想法,特別展現在材料、工法、甚至是產品的製作方法上。
Tom Dixon 曾組建樂團並成為一個相當成功的樂手。然而在一次摩托車事故受傷後,無法繼續自己作為音樂人的職業生涯。他開始學習焊接技術,Tom Dixon是靠自學掌握了材料和工具的,他的創造能力不只是造型優美,更特別的是在材料及技術的創新,他在設計方面的卓越天賦在此得到發揮,相較於一般的工業設計產品Tom Dixon 的設計更重視功能性與文化特色。
在台灣 Tom Dixon 的作品相當普遍,尤其是Beat Light ,因為價格相較其他知名品牌的燈具,Beat Light 在價格上相當實惠,可以說普及性應已經到達氾濫的程度了,仿冒品也是隨處可見,連南部的麥當勞用的都是~ Beat Light 取材自印度尖頂的古廟建築,以黃銅材質手工敲打製作,三款不同造型的燈罩,細膩婉約的線條有著宛如古銅件的黑色表面,金色內面則散發內斂低調的神秘氣息。
=> Official Tom Dixon Website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進口燈具一般來說,比起進口家具,在單價沒那麼高,但廠商非常多,在選擇上比較複雜~
Tom Dixon / Moooi (MOT)
Tom Dixon 的燈具近幾年炙手可熱,有許多價位上非常親民的流行燈具(例如 Beat Light 系列),結合技術與新材料,是相當實惠又有設計感的選擇,不過買的人也多,撞燈或其實是仿冒的機會也很多。
推薦 : Beat Light (但是是菜市場燈具)
Flos (卡西那)
義大利最傳統的經典品牌,Flos 目前由卡西那代理。 Arco,Relemm,Toio 和 Taccia 是 Flos 生產的第一批燈,且全都是由 Achille 和 Pier Giacomo Castiglioni 所設計。然而在長時間的考驗之下,直至今日,設些經典之作仍然廣為大眾喜愛,而且不曾斷產過。 每年都有相當不錯的新產品推出。
推薦 : Achille Castglioni 全系列 例如 Taccia, (除了Arco .....) ,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公司創始者 Aviero Ceccotti Aviero 是專做傢俱的木匠,一百多年前為皇室、貴族打造傢俱。Ceccotti 1876年開始生產傢俱,1956年正式創立公司。 在1988年由Franco Ceccotti 領導的 Ceccotti Collezioni 在國際上奠定了他們高水準的品牌根基。
Ceccotti 在木工的領域擁有先進的手工技藝 ,融合了 當地的歷史文化特質,因而自然地產生了獨特性,不同於北歐木工家具的風格,Ceccotti 不走現代 或是極簡風 ,其特徵很明顯的就是線條繁複,雕紋優美,那份細膩的美學與豐富情感使品牌特色與義大利高水準傢俱畫上等號。
傳統手工藝技術充分的應用在傢俱設計與建築的領域。在Cascina 每年專門的設計者 〈Istituto Statale Arte 設計學院 〉和木匠完美的結合為 Ceccotti 完成高水準的原木藝術傢俱。
上圖為Jaime Hayon 為 Ceccotti 所設計的椅子。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etro Studio 專賣經典設計師的家具,除了一般的北歐風,現代家具之外,不同於其他大型進口家具店只代理國外的知名品牌家具,在這裡可以找到一些非常特別的冷門品牌,例如 Ahrend, OBJEKTO, Serge Mouille, Tolix, Jielde 此外 老闆有許多歐洲倉庫與二手家具店的資源 可以幫客戶搜尋經典的二手家具,我最喜歡的莫過於許多來自荷蘭/法國的工業感家具,也請他們幫忙進口過 Ahrend 的Revolt ,如果有機會走一遭可以有很多的驚喜。
台北市大安路一段176巷12號1樓 Tel:02-2704-0922
=> Retro studio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稍微紀錄一下最近我比較關注的新銳設計師與品牌 (上圖 Plopp By HAY)
品牌 (Brand)
=>VICCARBE
=>BD
=>HAY
=>LINTELOO
=>KETTAL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riso Kramer 所設計的椅子 新版由 Ahrend 所發行。
我非非非常想要的椅子,可惜對家具店來說,是叫好不叫座的東西,想賣但是不敢進~
=> 舊版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雖然說有些設計相當的經典,但是當設計產品過度的被行銷,變成是品味的象徵,或是所謂的基本配件,就失去了設計原本的味道。設計產品應該是多樣的,有個性的,每個人應該都有自己的選擇,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流行或時尚,要買前先考慮一下是不是真的適合你,而不要只是因為價格或是流行而買。
1. Y chair (Carl Hansen and Son) 人一生都應該擁有一件Hans Wegner 的椅子,作為北歐木工家具的濫觴,Y chair 雖然並不貴, 但是實在太過普遍,行銷也做的太誇張,也有不少的仿冒品,屬於代理商躺著賺的系列。
2. Masters (Kartell) .... 很抱歉我要說,Kartell這種東西也敢拿出來賣,雖然概念很有趣,但是這僅止於概念而已,量產品還是有很多其他的面向要考量,例如材料 機能,時代意義,雖然是 Philippe Starck,但這種學生練習作品,要大眾買單,實在是過分了點,聽說在台灣賣的還不錯,只能說,大家太注重設計產品浮誇的表面價值,真是造孽的設計產品。
3. Horse Lamp (Moooi) 雖然有藝術品的氣勢,創意也十足,但終究是工業設計產品,雖然價格還ok,但是室內空間很難搭配之外,想到別人家也有跟你一樣的一頭馬.......,以台灣住家的空間而言,想要換個擺飾,這麼大一頭是要放去哪裡,家裡很大很有錢的,放這隻太廉價了,不如去買個藝術品。
4. Egg Chair 家具廠商最愛賣的東西,知名度高 單價也高,賣一個就賺翻了,但除非是特別版,不然我覺得只是一味的跟隨市場潮流,看不出擁有者的品味。
5. Random (Moooi) 雖然仿冒並不多,但是當商品可以賣到PChome 樂天,........ 你就知道這實在太過普遍了,也是屬於代理商躺著賺的系列。
6. Arco (Flos) 這是一個意義大過於實用的東西,雖然是經典中的經典,也是百搭的設計產品,但正因為如此,也很難展現買主的設計品味,同時仿冒品實在太多 ~
7. Josephine (Metalarte) 雖然說Jaime Hayon 作品非常精采也相當時尚,但也正因為如此,在商空中常被使用,但幾乎都是仿冒品,比真的還多。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號稱是 Stefano Giovannoni 的好評之做,但是很抱歉,如果給我評分 1-100 分的話,這個只能得........5分 。
如果說有什麼是能夠稍微代表,中國古典文化的設計作,我覺得王大閎的建築作品相當不錯,但是這個....
這是屬於西方人對於型態的操作,只是加上一層平面化的中國古典文化糖衣,在形態上完全不符合中國人的型態法則與觀念,加上過度的行銷,只能顯出台灣Alessi管理與行銷部門的設計水平 --- 0 分。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