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進口家具很貴嗎? 在此提供一些較為便宜的經典家具作為入門的選項
1. Series 7 / 3107 by Arne jacobson
2. Plastic chair by Charles and Ray Eames
3. Steelwood by Ronan & Erwan Bouroullec
4. One by Konstantin Grcic
5.
覺得進口家具很貴嗎? 在此提供一些較為便宜的經典家具作為入門的選項
1. Series 7 / 3107 by Arne jacobson
2. Plastic chair by Charles and Ray Eames
3. Steelwood by Ronan & Erwan Bouroullec
4. One by Konstantin Grcic
5.
你可以說他是炒冷飯,但是這7把代表新銳設計師的 Series 7 系列,真是不禁讓我留下了口水....
我還蠻喜歡 Jamie Hayon 的 Polished Aluminum 版本 不知道要幾多錢......
Primer Grey - Maarten Baas
Grass Green - Sebastian Bergne
Neon Pink - Arik Levy
Ultra Violet - Fabio Novembre
Polished Aluminum - Jaime Hayon
Cherry Blossom - Nendo
Olive Grey - Autoban
我一直都很喜愛工業風的東西,由其是老古董例如Jean Prouve 的作品,最近Jean Prouve 的作品(例如Standard) 在一般的雜誌上能見度頗高,慢慢似乎家居家的擺設上,這樣的風氣也漸漸的流行了起來。
幾天前在經典家具店發現了這把在1958年由Friso Kramer & Wim Rietveld 一起設計的繪圖桌與Result 椅,相當的特別,就如同古董的變形金剛,真是符合專業建築/設計師的感覺,不買實在是太可惜。
=> Jean Prouve
=> Friso Kramer
觀念藝術型的家具
雖然經濟蕭條,但是有錢人的玩具向來都是有市場的,平面的畫作固然經典,然而隨著美學的普及與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可以接受觀念藝術型的工業設計作品,例如Front Design 的馬燈,花瓶(Blow Away 如上圖),這些建立在數位技術與純粹創意的產品,將越來越普及,Moooi 的許多產品即屬於這型。
回收材料的運用
回收木料與廢棄物的做法已經過時了,畢竟這樣方式實在浪費太多的人力,資源消耗也很大(回收的時間 整理 工時... ..)。要做到環保節能,不能只以個人的方式進行。科技的進步,使得塑料科技更有發揮空間,在Kartell 與Diadre 這些塑料家具場的努力之下 ,有許多新的塑料運用方法。近年來環保的觀念慢慢的,已經融入了當代的家具設計之中。
新科技素材的運用
在這一方面以吉剛得仁的作品最為有趣, 不只對於新材料的開發,有相當的成果, 同時也拓展了新的美學經驗。今年新品雲椅,另一面,混合媒材的運用我相信也是未來的新方向,例如 Ronan & Erwan Bouroullec 所設計的" Steelwood’及是很好的例子。
=> 科隆家具展
=> 米蘭家具展
黑/白對比的極簡的霸氣, 加上非常科技的材料與工法,算是我最愛的家具廠牌之一, 非常硬的線條中,又有一些很特別的曲線,很有構成主義的感覺 ,黑白配色的家具相當多
在細部的設計與材料工法上,有一些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書桌採用了非常的特別,蜂巢形態的鋁版,上面再上一層面版材料,因此跨距可以非常大
=> Kristalia
作為一個設計品牌 ,無印良品 無疑的在商業上獲得了成功,尤其在居家用品與家具上,確實很難找到相抗衡的品牌, 關鍵在於走出了一個正確的定位, 雖然在價格上仍然不便宜, 但是相對的 中性 中庸 的品牌路線,加上行銷的口號, 以生活研究者的角度, 而不是以設計師自居,對於生活品質有要求,卻在預算上不足以購買名牌設計產品的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然而這幾年在經過了這幾年的發展,這當中也產生許多迷思與盲點,原本無印良品傳達給消費者的中心概念,是透過材料的篩選,簡化製造過程包裝來突顯他們的特質。這幾年來隨著原言哉與深澤直人參與了許多產品與行銷得規劃,似乎在設計上有了更多的發展,但是,仔細觀察,雖然深澤直人做了些許設計產品,但是相當多的無印良品產品,深究其設計思維可以說只是達到了做到了基本的要求,甚至有些地方,是參考了許多經典名作的設計思維, 在設計上很類似一種現代化 , 國際式樣 (或著說東方極簡式樣) 的過程,將經典作品與以簡化以較單一的素材,剝奪了原作的地方特色,然後經由工業化 量產的方式製作出來, 原本嚴選素材、改善生產流程與包材簡化的信念 ,似乎非常的薄弱,如今的無印良品,在我的觀念裡,反而是以一種名牌的姿態被消費,透明的白色塑膠 木紋的的材質,極簡的設計手法,這樣商業性的思維反而導致品牌的創新性不足 。
相較於無印良品堅持不變的品牌精神,1992年創立,以豐富色彩與簡約法式風格為主的Francfranc就顯得幻化多變,雖然產品在設計的角度上有點良宥不齊。但是相對於無印良品 我反而覺得Francfranc 才更有真正的無品牌(或是說多品牌的) 的調性,因為他的產品仍然保持著多樣化的設計,雖然有些產品也跟無印良品同樣的有國際化式樣的感覺 , 但是其所推行的「Casual Stylish」(休閒流行感), 似乎在設計的創新性上比較有發揮的空間。
=> 無印良品
=> Francfranc
DroogDesign已然是荷蘭前衛風格設計的先鋒。RennyRamakers和GijsBakker於1993年共同創立。這不是一個公司而是一個『設計組織』, 成立的初因是為了抗拒那種刻意表現、爲“外型而外型設計”的設計(Design with a capital D)。 Droog Design以文化及概念探討的走向,將"Dutch Design"一詞的定義提升為特定的設計風格,形塑出整個荷蘭當代設計的面貌,擁有驚人的創造力。
Droog在荷蘭語中是“乾燥”的意思,代表Droog Design的設計是簡單、清晰、沒有虛飾的,其設計的重點永遠是創意、簡單直接地表達出清晰且新穎的概念,以及作品的實用性。
我手邊有一本書 Less + More (Less matter more experiences)
=> Droog Design
Moooi的創辦人是MARCEL WANDERS。 Moooi 的基本精神其實蠻符合Droog Design 的精神 。Moooi的產品非常有趣,有幾乎是和真馬同尺寸的馬身頭燈、背上背了一個大圓盤 的豬茶几、頭埋在燈罩裡的白兔檯燈等等。他們的廣告宣傳也十分特別,把傢具跟不同的身體作誇張對比的結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Moooi 的價錢也相當的年輕,雖然跟Kartell 的塑料家具比,還是比較貴,不過跟一般的名牌相比,是親和了許多,有多餘閒錢,又希望提升生活品質的人可以考慮一下
=> Droog Design
=> 其他比較特別的還有Smoke 系列 。
上圖的沙發為 Kennedde designed by Jean Marie Massaud。 非常特別的拉釦方式,正式與休閒均可,舒適度上還不錯,不過因為是皮椅,硬度當然是要比布的硬一點,也挺一點,喜歡座軟趴趴的話,就不太適合挑這件,可以配135度,深度有兩種可以選擇。
Poltrona Frau 是義大利知名的百年家具品牌 ,其中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就是純手工的精緻皮家具,產品線上傳統式的皮椅與極現代的沙發均有,不論是品質、作工、人體工學、 設計,都是當代皮製家具的第一把交椅,就連價錢也是。
Poltrona Frau也是目前法拉利與Maserati 內裝的指定配合廠商 ,其背後為龐大的集團 Charme。Charme集團在義大利是一個龐大的金控組織:主要由Fiat集團、運動器材品牌Technogym集團、時尚皮件TOD’S集團、廚具ARISTON集團以及主業為自動販賣機的Cassina Japan集團共同投資持股。
從2003年由Fiat集團總裁(Fiat 擁有法拉利 Maserati .....)Luca di Montezemolo所帶領的公司取得Poltrona Frau30%的股權開始,Charme集團就開啟了家具品牌的重整。直至2006年1月,Charme 與Poltrona Frau共同宣佈,頂級義大利家具團隊已產生。這個團隊代表著義大利的設計歷史,並以其新的企業姿態鎔鑄完美的形式及內涵。
Hans J. Wegner for Carl Hansen & Son
被喻為"the Chair-maker of chair-makers"的設計大師 Hans J. Wegner,是丹麥碩四大巨匠之一,他以精湛的工藝,以及全力專注的完全主義苦行僧精神,打造出近代人類設計史上不可磨滅的輝煌一頁。
1932年,Hans J. Wegner 受到中國傳統明式椅的啟發,愛上圓融的扶手造型,苦心鑽研,於1943年推出了Chinese Chair。然而,Chinese Chair在概念上仍屬於中國風大於北歐味的起始性作品。
CH24 由丹麥設計師 Hans J. Wegner 所設計,出生於1914年的他,對於傳統的 Scandinavian 斯堪地那維亞木工技藝工法,有著非常的熱情,特別是對於木絞的運用,細部木作的處理,皆發揮了他們北歐人獨有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