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 "My Beautiful Backside" By Doshi Levian
女力設計 當代女性特質對家具與家飾設計的影響
女性設計師發光發熱的年代
從現代設計史上第一位知名的女性設計師 Eileen Gray 開始,女性設計師雖然為數不多,但一直相當亮眼,有著許多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例如剛過世的法國室內設計大師 Andree Putman、到世界級建築師 Zaha Hadid,許多大師與經典室內與家具的背後推手都是女性,例如現代主義家具的開創者Charlotte Perriand 就是Le corbusier與Jean Prouve' 經典家具背後的主要推手。直到現在,隨著當代設計朝著多元化、普及化的方向,在室內與家具設計方面,女性設計師的實力甚至有超過男性設計的趨勢,相較於大型建築,講究理性、效率、注重邏輯,室內設計強調許多細微的機能、質感、顏色,剛好符合女性的心理特質,在相同的教育水平與資訊環境之下,女性的設計能力,甚至較一般男性更適合從事家具、家飾方面的工作。
家具與家飾設計中 女性特質
常常碰到女性業主,從來沒有看過除了鄉村風之外,較為軟性的設計風格,其實當代的主流設計,已經從強調品味、造型、奢華的流行現代主義,慢慢朝向注重、 工法、細節、顏色、趣味等等面向,有相當多的男性設計師,也在開發較為軟性的設計概念與風格,例如長期以來風格鮮明的紐約工業設計師 Karmin Rashid,或是近來以工法開發著名的Benjamin Hubert,許多過去不常見的纖細的結構工法、低彩度、粉色系顏色或是布料的運用,都跳脫了一般拘謹的工業化思維,加入了更多人文與感性的考量。
舉個例子來說,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女性設計師 Patricia Urquiola 的作品Tufty time,便是以跳脫傳統沙發的設計,開發出一種單元的模矩式的沙發,簡單的單元以不同顏色、不同的功能的組合,創造出令人玩味的複雜效果,同時藉由可拆的表面材、曲線及凹面的弧度,其極深的座位大幅提昇傢俱的舒適度。這張有趣的、非正式的組合式沙發,在這個追求自由度與休閒生活的時代,獲得了相當大的成功。
此外許多知名的北歐設計師,例如提倡新北歐工藝復興的Cecilie Manz 或是Inga sempe,她們的暢銷作品對當代主流的影響越來越大,作品中對於軟性材料的應用、自由的造型與型態、新工法的開發,甚至特殊的顏色,打破了許多過去設計界長久的習慣,與不敢嘗試的界線。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球化潮流衝擊下的當代台灣設計
銳不可擋的全球化朝流
縱然近半連來經濟情況持續不佳,全球化的消費風行趨勢仍然銳不可擋,Uniqlo 與Zara 相繼的在台灣開設分店,快速流行(Fast fashion)的潮流似乎也即將流行到台灣。同一時間W hotel 也在台北開了第一間分店,W hotel,直接把 國外旅館的經營模式 氣氛 設備 亦或是經典家具,根據當地的商業文化與消費習慣做調整,所以你可以看見其中西式餐廳有著有東方元素的設計風格,或是西方人眼中的現代化的東方餐廳,傳統添加了時尚流行的味道。這些跨國企業的不論是W hotel 或是 Zara,其核心價值都是創意與設計力,然後透過品牌的力量在短短的時間內,隨著全球化的潮流立刻擴展到全世界。
全球化所代表的文化共通性、工業化的標準與品質、更大的市場產生的規模效益,讓我們能夠享受到世界化的高品質生活,然而當「全球化」(globalization),成為一種趨勢,大企業的理所當然、應該無所不用其極去追求的商業利潤的同時,大量工業設計產品、物資的全球流動,其實代表的是大量自然資源與能源的消耗,我們在享受世界化的生活水平的同時,消耗的是再也無法回覆的大自然。
在地全球化
如果來看另一個例子,在英國《餐廳雜誌》主辦的「聖貝勒格利諾全球最佳餐廳榜」(S.Pellegrino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s), 榜單中則呈現另一種情況,2010 與2011 為於丹麥哥本哈根的餐廳 noma連續兩年擊敗了以分子料理聞名的西班牙餐廳 elBulli。 noma 能夠如此受到美食家如此青睞,最大關鍵於兩項特色「 環保 」與「在地」,主廚Rene Redzepi執著的採用當地的食材,並且將食材的美一個部份都將之做最大利用,同時noma是以採集料理著稱,包括苔蘚、地衣等特殊植物都變成桌上佳餚。精湛的廚藝,加上人性的思維與設計,不但符合世界潮流,又具有當地特色,這是一個反向的全球化新方向,把在地的優勢推廣到全世界,物資與技術可以在地化,資訊可以全球化,觀念可以全球化,將在地的優勢推廣到全世界。
設計應是生活相關產業的核心價值
在台灣,我們可以接受如UNIQLO 與 ZARA 甚至是無印良品的風行,認同他們在美學上或是機能上的設計,甚至因為設計與品質,可以接受稍微高昂的代價,但是,在台灣卻很難能夠取代無印良品的在地品牌,生活用品或有設計感的連鎖商店。台灣不乏知名或成功的零售或是連鎖品牌,例如自有品牌的咖啡店的85度C 或是網路服飾 Lativ,但其主要成功領域,還是在於如何減少成本、提高品質或是以規模經濟為利基,仍然缺少了設計的核心價值,反應的是當代生活產業的核心價值,就如同電子業一般,講求的還是速度與效率,看的見短期的、有形資產,看不見長久無形的價值,大部分的業主要求設計師的思維,仍然是以面對傳統製造業與金融業的方式,要cost down、要速度快、要高品質,導致設計公司與工程公司往往求新、求表面乾淨,而忽略了歷價值與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設計流於同質化、單一化,缺乏上多樣性與開創性,也缺乏了這個時代應該要考量的環境保護、在地思維。尤其在室內設計與建築方面,大多數的業主仍然把高度客製化的設計服務,以工業設計產品的邏輯來思考,因此室內設計、住宅變成是產品,而不是專業的服務,也因此缺乏尊重專業的態度,沒有重視設計品質,願意做出好設計的業主,就沒辦法培養好的設計師 ; 也讓設計師的執業更加辛苦。
世界與在地的隔閡
觀察當代台灣消費環境,其實非常便利。百貨公司裡CHANEL 、Hermes 等的高級裝潢的專櫃林立,一般人也可以在百貨公司買到許多國外的名牌家具與產品,主流雜誌與網路的資訊管道,大部分的版面也有著以許多國際資訊與廣告,無時差的告訴你北歐、義大利的故事,也造就了大眾追求世界流行趨勢,但這些商店和媒體卻無法解釋這些設計如何與我們發生關係。這樣的情況造成了當代台灣傑出的設計師,忙著引進世界各國的流行與視野,想盡辦法從國外的大賽,例如 紅點、 IF得到獎項,試圖在全球化的潮流中找到一席之地,最終獲得市場的青睞,然而這樣速成的心態,著眼與效果的設計態度,也許在造形與風格上,可以獲得成功,但是比起歐洲當代許多歐洲設計公司、製造廠,持續數十年的創新研發,對於整體材料、工法上的進步,有著趕不上的差距。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圖 彩色工業風的西班牙海鮮飯餐廳 好飯食堂
設計 直學設計 =>直學設計粉絲頁
餐飲近年來,已經躍升主流產業,過去年輕人憧憬的夢想行業可能是電子業,現在許多轉變為自己創業,而最常見的就是加盟連鎖餐飲或是自己開餐廳,例如年輕人熱衷的飲料店,五十嵐、都可,簡單的北歐/日式咖啡店,有些人則夢想像鼎王與王品一般,建立大型連鎖品牌餐廳,現今餐飲業的蓬勃發展與多元化趨勢,讓餐飲業如同服飾業一樣,必須的加入了更多風格與潮流的元素,過去以飲食文化聞名的台灣,也因此慢慢的融入了更多世界各地的文化與設計。
城市中的主題樂園 風格餐廳
夜晚的東區,人潮擁擠,情侶相互簇擁,每到周末,就可以看到下班的人們急著趕赴晚餐約會。熱門的餐廳,例如紐約風的NY Bagels、混搭復古的好樣系列餐廳、澳洲倉庫風的Woolloomooloo,熱門時段都一位難求,大家都想在周末享受一下不同於一般日常生活的氛圍,這些不同風格的主題餐廳變成為了大家休閒時的好去處,如同都市中的主題樂園。同時,現今台灣的連鎖餐飲業蓬勃發展,國際化的程度也非常高,義大利料理、日式料理、甚至西班牙菜都已經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菜色,就算是遠在歐洲連年得獎的noma和或是以分子料理擅長的 elBulli,一般人似乎也不陌生。許多電影例如壽司之神、海鷗食堂,都把主廚或是擁有者的故事搬上世界的舞台,媒體的推波助瀾,更使得當代餐廳打破了文化與地域的隔閡,容納了各種新的創意與奇想,進一步拓展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
室內設計成為餐飲空間的重點之一
過去的餐廳講究的是菜色、是傳統,廚藝決定了生意,然而現在的餐廳除了好吃的食物以外,消費者所要求的更是一種整體的享受,燈光、氣氛、主題,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內,享受食物、故事與話題,室內設計突然變得非常重要,也因此餐廳變成當代室內設計師最新的戰場,設計師必須利用空間設計展開一連串故事,甚至緊緊的將設計潮流與餐廳主題相結合,知名的合作案,例如 BlackSheep替 Jamie Oliver所設計的連鎖英倫工業風餐廳,或是Tom Dixon 所設計規畫的複合餐廳the dock,都是充分展現代設計文化與餐飲相融合的例子,而未來餐飲空間的設計潮流,將會融入更多元的企劃與創意,傢俱店中可以有咖啡廳,服飾店裡可以有甜點店,或是如同法國merci 的店中店的形式,而設計也更加精彩。
餐飲空間的設計重點
餐飲空間設計與一般室內設計最大的不同在於,設計師除了必須把設計與機能做好之外,最重要的是,室內設計能否連結到品牌的精神與策略,設計師在自己擅長喜好的風格之外,要能夠把握商業社會的潮流趨勢,不只是純然的造型與風格,更不是個人秀。設計師必須從企業形象、品牌定位、行銷策略、一直到平面設計、擺飾、甚至餐具等等,不斷與業主溝通、設計、修正。未來的餐飲空間設計團隊,都必須了解全球飲食文化,設計風向,並將更多人性與文化的思考放在餐飲空間的設計裡面。這是一個多面向,關於體驗的全新產業,而身為設計師的我們正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jent 源自於 Meshuggah的Fredrik Thordendal,這個狀聲詞是形容破音吉他強力悶音所彈出的的四弦power chord的聲音,演變成現今非常熱門的前衛金屬風格,我個人偏愛由 Acle Kahney 所領軍讀的Tesseract,技巧複雜卻旋律優美,相當適合一般音樂人入門 Djent。
另外我也相當喜歡 The Algorithm ,風格接近Djent ,一般稱作 Mathcore,是一種將電子與前衛金屬相結合的曲風。 The Algorithm 讓我想起早期的 Fear Factory,但更多在編曲上的著墨,也去除了不理性的吵雜與黑死唱腔,成員只有兩人,電子音效與鼓手,現場也非常特別。雖然是電音,但是太過複雜,不能跳舞,編曲有點像前衛搖滾,但非常機械化,完全沒有感性與人的感覺,只能說只有天才才能玩的東西。
=>Tesseract 兼具前衛金屬特色 又平易近人的 Djent 名團
=>The Algorithm Mathcore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引領室內設計風潮的專業者
如果你熟悉國外雜誌,例如 Elle Decoration、RUM、Case da Abitare、Wallpaper 等,你可以發現,除了的一般建築/室內設計案例照片,還有許多特色專題,例如時下流行的材料,傢俱、配色,還有許多精心設計的居家擺飾照片,擺設優美的如同畫一般,前衛的傢俱、飾品、織品,都是一時之選,常常會有令人驚艷的完美搭配,似乎不太可能真的是某個屋主的家。
剖析這些專題的製作過程,除了要有良好的編輯企劃、攝影師,最重要的是室內造型師,仔細的探究,你會發現,這些美美的照片其實都是攝影師以及室內造型師(Interior stylist)合作的成果。過去,傢俱與傢飾的陳列似乎只是室內設計完成後,再多加的點綴,但隨著大眾對於傢俱在與傢飾的日益重視,熱門的室內造型師(Interior stylist) ,隨著媒體與廣告行銷產業的發達而崛起,就如同明星的造型師一般,她們的舞台是雜誌與傢俱品牌的行銷廣告,就如同時尚的流行雜誌般,只是把模特兒換成了傢具與擺飾。
當代知名的室內造型師
說到這一行的佼佼者,那就不可不提 Lotta Agaton,這位瑞典籍的設計師,她擁有大量與品牌或雜誌合作的經驗,也有自己的商店。她的作品有著卓越的北歐設計品味,跳脫傳統陳列擺飾大雜燴的混搭風格,所有的作品都經過非常精準的設計,並透過低彩度的攝影,傳達設計感與生活感的併致,我認為新一代北歐風格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是她的影響,也讓這一個新興的行業的重要性與影響力比起室內設計師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這才是所有室內設計最後極致的完整面貌。
此外,例如英國版Elle Decoration 的創刊編輯Ilse Crawford對當代室內設計與傢飾的影響也非常大,近年來她更一個專業的雜誌主編,變成傢俱與室內設計師,她的作品融合了古典與現代的室內設計、傢具與傢飾,呈現了歐洲設計歷史與人文的厚度,從她的身上你可以了解身為一個厲害的室內造型師除了要了解室內設計之外,還要了解傢俱設計、織品搭配、餐具選擇、攝影技術,同時要有極強的美感與資源,這些都是室內造型設計師需要面對,而一般的室內設計師不見得熟悉的領域。
室內設計與傢俱、傢飾的多元化發展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喜愛生活,想要自己搭配傢俱與傢飾,不一定要成為室內設計師,也有其他的方式與角色參與這個領域。一些國外的室內造型師一開始只是部落客,慢慢自己從收集資訊,到動手參與配置,最後開始設計一些傢俱與傢飾品。這個領域不太需要學會繪圖軟體與了解專業裝修知識,需要的是關於生活與品味的融會貫通,把傢俱搭配、傢飾採購、整體氛圍做好,也不失為設計行業的另外一條出路。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tradition 重新發行 Arne Jacobsen 1939 年設計的 Mayor Sofa (圖片提供 LOFT 29)
傢具做為家的核心
在傳統的觀念裡,台灣的室內設計比較傾向一次完全的裝修,大量的木作、油漆,參雜著切成薄片的大理石,造價相當高,也不環保。然而裝潢是帶不走的,如果搬家,常常又要面對重新來過的煩惱。在國外其實有許多屋主,會以部份裝修方式對住家進行改造,亦或是自己選購或是汰換傢具,一方面不需要一次大量金錢,一方面也可以自己參與設計。在台灣這樣的趨勢也慢慢開始,以輕裝修做法,著重生活感,減少室內硬體花費,把空間主要留給人和傢具。傢具是可以帶著走的。在傢具的上投資,遠比投資在室內天、地、壁的裝潢來的划算,更可以透過更換擺設,達到耳目一新的感覺。
想要入門傢具的搭配,我會建議挑選一些知名設計師的經典款傢具開始,這些傢俱的型態優美,不論是美學或是機能,都是經過長久時間的考驗。一把大師設計的北歐單椅或20世紀中期現代風格的二手椅,常會令人愛上傢具設計。
經典傢俱與當代室內設計
舉幾個經典的傢具來說,幾位現代設計大師作品都是百搭,例如家裡走的是溫馨休閒風就可搭配Hans Wegner的木頭椅子,現代生活風的可以搭配Eames夫婦的Plastic Chairs,前衛一點的可以選擇當代的設計師,例如Konstantin Grcic或是Tom Dixon 的作品,都是很難出錯的選擇。比較有趣的是,近來有一些廠牌也重新出品了許多過去大師未發行的經典款傢俱,搭配起來也非常特別。
雖然目前台灣進口經典傢具的售價其實相當高,尤其是手工木作傢具。因此有個訣竅,如果你選擇塑料或是鐵件傢具,因為適合大量生產關係,售價相對降低,鐵件與木頭、塑料結合通常也可以展現出設計師獨特想法與精緻的工藝技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目前台灣越來越多傢俱設計師與品牌,因此也可以搭配一些台灣原創的設計傢俱。
傢具工業製造技術非常複雜,建議盡量與設計師合作的原廠產品,所謂復刻或是仿製品,在材質或工法上很難達到設計師最初要求,除了尊重設計師原創性,也較為保值。另外一個方法,是尋找二手經典傢具行,除了傢俱價格稍微便宜,有些外國經典款式,可能已經絕版。透過二手傢具店找到一些特殊、稀少的傢俱,搭配起來反而更可以呈現屋主品味,增添家庭生活的樂趣。一兩張設計優美、耐用的經典款傢俱常常可以成為居住者日後長久的回憶,有機會不仿多去傢俱店走走,也是享受設計生活的一種方式。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較於每年最盛大的,展出最多品牌與設計師作品的米蘭家具展(Salone Internazionale del Mobile),科隆家具展(imm-cologne)與巴黎家具家飾展(Maison & Objet),雖然不如前者盛大,但是對於愛好設計的一般大眾或是設計師,在概念與趨勢上的發展很值得我們參考。在這裡我將藉由這兩個今年剛結束的展覽,剖析當代家具與家飾的潮流與發展,提供愛好設計的大眾做一個參考。
回歸生活感的設計
首先,今年巴黎家具家飾展的主題為 「Vivant」,「Vivant」是法文,意即「Living」。對比於當代政治經濟情勢的不穩定,現代人其實對於優質生活(the art of living)的追求更甚以往。策展人Elizabeth Leriche以「食材」(Nourritures premières)作為主軸,展場中充滿了植物、牛奶、蜂蜜、鹽、蔬菜或麵包,恰巧符合近來大眾對於飲食生活的重視,透過這些質樸的原料風貌,可以作為設計師創作靈感與素材。
同樣的思維也在柯隆家具展裡的特展主題「LivingKitchen」中出現:過去廚房總是較為封閉,強調機能,在設計上也不會特別留意,但由於現代人對於飲食生活的熱愛,廚房與其他空間的界線逐漸被打破,廚房、餐廳常常變成現代生活中的起居室,居家生活慢慢的從客廳,慢慢轉移到廚房、餐廳之中,廚具的設計也特別將焦點放在廚房與家居環境的結合上。想像一個下班後的夜晚情境 : 女主人正在煮菜、男主人坐在旁邊的吧台上小酌紅酒,或者看看電視、或著翻閱雜誌 ,亦或是一家人圍繞著餐桌,分享生活的點滴。
此外在巴黎家具家飾展中,你更可以看到許多的工藝品、傢飾品、餐廚用品,(Tablewares) 。現今的家具設計,不再只是硬梆梆的木頭與金屬,不只用眼睛感受它的造型與顏色。許多的家具都強調更多在織品(Textile)的設計,加入了更多諸如舒適度與觸感等等的思考。軟性裝飾如今也是居家生活相當重要的一部分,這樣的趨勢,我相信會慢慢的影響當代台灣的家具與家飾設計。
圖片提供 WOOW&CO.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記得第一次聽到Soilwork 是在機造影片(Machinima)裡聽到的,作者是韓國著名的WOW 玩家Drakedog ,我喜歡他們絕佳的融合了強力的節奏與高技巧編曲的旋律死金,搭配影片真的相當的撼動人心,徹底的把頂尖玩家的狂放不羈展現出來。
如果說旋律死金裡有所謂的流行歌的話,我相信他們會是我的第一選擇,然而過去幾年的數張唱片,卻總是沒有新意,豐富度不足,評價也不是很高。
The Living Infinite 聽起來就不一樣啦,編曲相當的有深度,作為一個雙專輯,確實有達到應有的複雜度與強度,雖然有點偏向Opeth 所走的前衛步調,卻仍然保持自己的特色,相當值得推薦的專輯。
=>Official Soilwork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常碰到女性業主,從來沒有看過除了鄉村風之外,較為軟性的設計風格,其實當代的女性設計師在室內與傢具界的重要性與地位,已經與男性相當,也有相當多的男性設計師,也在開發較為軟性的設計概念與風格,以下列出現代以後比較重要的女性設計師
1. =>Eileen Gray (Classicon) 現代設計史上第一位知名的女性建築/室內/家具 設計師
2. =>Andree Putman 接續著Eileen Gray 風格的法國室內設計大師
3. Charlotte Perriand Le corbusier與Jean Prouve' 背後的傢具設計師 現代主義家具的開創者
4. Patricia Urquiola 當代義大利(西班牙籍)風格的重要推手
5. Cecilie Manz 北歐工藝復興的旗手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是在國際書展,以不到700元的價格在上博圖書的攤位上購得,可以說是超級划算!~
也許一般人看到封面的時候,不會特別感興趣。不過如果你喜歡現代建築或是Mid-centry 家具,你或許可以注意到,這間住宅其實是由 Oscar Niemeyer (1964年!)所設計, 目前為 Boyd 家族所擁有。
也許對於台灣的一般的設計師而言,極簡主義的建築元素、乾淨生活感的室內配置,搭配經典現代主義的傢俱,並不如當代豪宅的內裝精彩,但如果你稍微了解現代主義建築或是室內/家具的設計史,你就可以了解,放到現代主義初期,這間住宅是所有西式現代居住型態的根源, 正如書名所述"完美的現代主義者的夢想"。
更精彩的是,翻開內頁你就可以了解,除了經典的建築設計之外,Boyd 家族完整的保存了許多 Mid-centry 重要設計師的大部分作品,包括 Eames 夫婦、Arne Jacobsen、Jean Prouve' 的家具作品,超過百張的收藏,可以說是博物館等級的收藏家,再加上完整的搭配與擺設,這本書可以說是室內設計師與建築師絕佳的學習媒介,如果你是現代家具收藏家,那這本書中所呈現的真正大師級的作品,也是你絕對不可以錯過的參考。
chiaha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